AP宏观经济学知识点解析-消费、储蓄和投资交完税之后,我们剩余的钱叫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Income。处理收入有两个选择:花掉或者存起来。DI每多一些,Consume多多少,这叫做MPC,MarginalPrope...
AP宏观经济学知识点解析-消费、储蓄和投资
交完税之后,我们剩余的钱叫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。处理收入有两个选择:花掉或者存起来。
DI每多一些,Consume多多少,这叫做MPC,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。
DI每多一些,Save多多少,这叫做MPS,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。
MPC+MPS=1
经济学中设定的Investment指购买厂房设备一类的东西来获取收益。Investment的启动资金来源于贷款Loan。当我们进行投资时,我们必须承担贷款利息。所以,我们的投资回报应该大于等于潜在的贷款利息。
当回报率≥贷款利率,则投资。
当回报率<贷款利率,则不投资。
假定MPC=0.9
若市场上产生了一笔spending,比如100块,这100块需要被计入GDP。之后收到100块钱的人会花掉100*0.9=90块买别的东西。之后收到90块钱的人会花掉90*0.9=81块别的东西。以此类推,GDP的增量为:100+90+81+.....根据等比无穷级数计算规则,这个值等于100/(1-0.9)=1000。综上所述,100块的spending引起了1000的GDP增长。这个现象叫spending multiplier effect。Multiplier等于10。计算公式是:1/(1-MPC),或1/MPS
当国家多收税,则人们的消费会减少。当国家多收税,则人们的消费会增多。当国家多发补贴,则人们的消费会增多。当国家少发补贴,则人们的消费会减少。以上的效果叫Tax Multiplier。
举例:
国家发了100块补贴下去,这100块补贴并不计入GDP增长。人们拿到100块以后,会花掉100*0.9=90块。以此类推,GDP的增量为:90+81+...这个值等于90/(1-0.9)=900。Tax Multiplier等于9。TM的计算公式:MPC*Multiplier,或MPC/MPS。
若政府多收税,再把这些征来的税花掉。则,花掉的spending会受到Multiplier的影响引起GDP上升。同时,收税会引起人们的收入降低,花费减少,GDP降低。这样制衡的结果叫Balanced result。假设100的spending引起GDP增长1000,100税收增长引起GDP降低900。则balanced结果是100。所以,政府的100spending引起了最终GDP的100增长。所以,balanced-budget multiplier等于1.
重要结论:balanced-budget multiplier永远等于1,不论MPC是多少。
以上就会关于AP宏观经济学知识点解析-消费、储蓄和投资。更多AP宏观经济学内容,请关注智思教育。
我们提供AP宏观经济学课程辅导,小班教学,线上线下均可授课